Search

【擇你所思,不受拘束】
相較於悲觀,更多的人崇尚樂觀,在兩者不過度的情況下,其實悲觀和樂觀...

【擇你所思,不受拘束】
相較於悲觀,更多的人崇尚樂觀,在兩者不過度的情況下,其實悲觀和樂觀本身並沒有好壞,只是一種思考的角度和習慣。
  
  
樂觀長期以來被視為成功的匾額,我們從小被導向正向思考,憂鬱則較常被推崇樂觀主義的社會檢討,把悲觀當作需要改善的缺陷。
  
  
#然而悲觀真的是一種缺失嗎❓我並不認為。
較悲觀的人能在多數情況下預期不良後果,會更加務實謹慎,並且未雨綢繆、做足心理準備,比之因為樂觀而過度自信的情況,更能減少辦事的錯誤。
  
  
#現實和真相往往更殘酷
大多數情況人們會鼓勵或要求悲觀者不要侷限在負面思考,即使是事實差強人意、不盡理想的時候。
在1979年便有心理學家 Lauren Alloy 和 Lyn Yvonne Abramson 提出「憂鬱現實主義」的假說和實驗:「憂鬱的人並非想法過度負面,而是更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和真相。」

比起為了緩解焦慮的防禦機制-樂觀、自我說服,會不會其實悲觀的人思考更全面、更貼近真相、更沒有被侷限呢?
  
  
#只要對自己是好的,無須受制於傳統價值觀
正向思考帶給我們樂觀自信,負向思考亦使我們謹慎務實,無論自己是偏向樂天派或是憂鬱派,只要瞭解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應對機制,就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